盛世壁蔵~唐代壁畫文化特展.首部曲
  • 最新消息
    • 媒體專區
    • 文化講座
    • 周邊活動
    • 青春西遊~大唐尋寶記
  • 展覽簡介
  • 展品介紹
    • 長安
    • 風尚
    • 融匯
    • 重現
  • 成果展現
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相關連結
    • 主辦單位連結
    • 合作單位連結
    • 協辦單位連結
  • 大唐尋寶記
  • 網站導覽

首頁 > 展品介紹 > 風尚 > 持花男裝侍女圖

持花男裝侍女圖

facebook LINE Plurk Twitter
持花男裝侍女圖相關圖片
  • 持花男裝侍女圖相關圖片

年代

唐高宗咸亨四年(673年)

尺寸

原高142公分,寬77公分

揭取

1975年陝西省富平縣房陵大長公主墓前甬道西壁揭取

說明

房陵大長公主墓形制屬於唐代典型的斜坡墓道帶過洞天井墓。由於破壞較為嚴重,墓內壁畫大多殘落,只在最後一個天井、前甬道、前墓室、後墓室等處共存人物畫27幅,均為姿態各異、相對獨立出現的侍女圖。
此幅〈持花男裝侍女圖〉繪於前甬道西壁。侍女頭戴黑色襆頭,身穿棕紅色翻領開胯胡袍,下著淺色條紋緊口褲,腳穿柔軟輕便線鞋。腰間繫有革帶,帶上掛著鞶囊。左手置於胸前,右手舉一枝萱草花,姿容健康而豐滿,神情嫻雅而專注。
侍女頭上所帶的黑色裹巾為襆頭。襆頭是一種包頭用的巾帛,早在東漢時期,就流行這種裝束。至魏晉以後,巾裹更加普及,幾乎成為男子的主要首服。到北周武帝時,將這種幅巾作了修改加工,「裁出腳,後襆發,故俗謂之『襆頭』」。也即是將幅巾四角裁成帶狀,以兩帶繫腦後垂之,另外兩角反折向上繫於頭頂,故襆頭又被稱為「折上巾」。唐代是襆頭的盛行時代,襆頭樣式也富於變化,巾子由低到高,先後經歷了「平頭小樣」、「武家諸王樣」、「英王踣樣」和「開元內樣」。襆頭後面的兩角也有長、短不同的形制和軟角、硬腳之分。襆頭袍衫是隋唐時期男子在一般場合最主要的服飾,同時也深受唐代女性的喜愛。從出土的眾多唐代頭裹襆頭的女性形象中,我們也可一窺唐代女性標新立異、大膽追求的瀟灑風姿。

 

回風尚
最新消息
媒體專區
文化講座
周邊活動
青春西遊~大唐尋寶記
展覽簡介
展覽簡介
展品介紹
長安
風尚
融匯
重現
成果展現
成果展現
聯絡我們
聯絡我們
相關連結
主辦單位連結
合作單位連結
協辦單位連結
大唐尋寶記
大唐尋寶記
(02)2706-0869
主辦單位
協辦單位
合作單位
承辦單位

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10658臺北市大安區信義路三段200號7樓之一02-2706-0869hanya27060869@gmail.com

優吉兒網站設計 Website Info.